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

《夢想看似不切實際,其實很有意義》

DSE作文功課

《夢想看似不切實際,其實很有意義》
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——居里夫人曾經說過:“人類也需要夢想者,這種人醉心於一種事業的大公無私的發展,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質利益。”
  我就說:“一個人的夢想不單只是對自己的一種推動力,更是社會的推動力。”
  對於某些人來說,夢想是不切實際的,只是小時候的胡思亂想。我就覺得,說得出這種話的人就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,沒有夢想的人就像一顆齒輪,沒錯,它或許是一顆很重要的齒輪,但又怎麼樣?這顆齒輪壞了,還有千千萬萬顆齒輪可以代替它。
  但是每個人的夢想都不同,有人想做教師,也有人想做科學家,還有人想做太空人。他們默默向著夢想前進,不畏艱苦,不為金錢利益所改變初衷,更不會滿足于安逸的生活。他們而是追求更大的成就,不斷更新自己,提升自己,向更高的目標前進。
  沒夢想的人和有夢想的人哪個對社會更有用?一顆誰都可以代替的齒輪?還是不停成長,不斷壯大,最終撐起整片天空的大樹呢?
  但夢想不只是想想而已,還需要行動,要不然就變成妄想。
  我曾聽說過有人說他的夢想是變得像李嘉誠那麼有錢,可是他每天都遊手好閒,甚至學習都不怎麼努力。那麼這種就不叫做夢想,而是妄想。還有人說過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個作家,於是他一直看各種文章、散文和小說,還在網絡上上載自己寫的小說,還成了挺有名氣的網絡小說作家。雖然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夢想,但他已經在夢想的道路上比其他人更加接近終點。
  當然,不可能人人都達成夢想,還可能令自己走錯路,結果一事無成。這或許是認為夢想是不切實際的人的想法,不過就算不能達成夢想又如何?在向夢想邁進的過程中,你得到的,永遠會比沒有夢想的人要多,所以夢想看似不切實際,但其實很有意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